伤害医学(电子版) 第9卷 第4期

发布时间:2021-05-06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浏览次数:

2020年第 9 卷 第 4 期

目录

伤害医学(电子版)第 9 卷 第 4 期 目录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论著

青岛市社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孙孟珂 ,杨秀玲,尹翠艳 ,尹兆顺 ,牛玉硕,李葵南

摘要

目的 了解青岛市社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一般资料问卷与家长防护儿童非故意伤害行为问卷对3~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2份,回收有效问卷373份,有效率97.64%,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青岛市社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为43.43%,常见的非故意伤害类型是跌伤(41.31%)和锐器伤(25.48%),家庭为儿童发生非故意伤害的高危场所;儿童年龄为4~6岁、儿童胎次为第二胎及以上,家长防护非故意伤害行为水平高是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保护因素;母亲生育此孩年龄超过24岁、母亲职业为私营业主、专业人士或其他是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岛市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较高,我们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社区;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汕头市11 679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致伤特征及医疗费用分析

杨朝静 ,叶万宝 ,李丽萍

摘要

目的 分析汕头市某三甲医院2009—2018年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相关特征,明确致伤原因顺位及 其医疗经济负担,为制定颅脑创伤防制措施及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标准, 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院且以颅脑创伤为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首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描述伤害的人群和时间等分布特征,并对住院人数及其医疗费用进行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 过去十年 间,道路交通事故造成49.46%颅脑创伤患者住院,是全人群的首位致伤原因。跌倒所致的颅脑创伤造成32.20%的儿童(≤14岁)和41.79%的老年人(>60岁)入院,交通致伤紧随其后(儿童:30.59%;老年 人:40.08%)。回归分析显示,交通伤、跌倒伤和坠落伤入院人数平均年度涨幅分别为4.54%、7.89%、 10.75%,住院费用中位数也呈现不同幅度增长。不到两成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成本 分担,超过95%的交通致伤由患者个人支付。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仍是该医院辐射地区全人群颅脑创伤的首 位致伤原因,儿童和老年人的颅脑创伤则主要来自跌倒。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主要致伤类型增长的同时,也 要尽快完善伤害风险分担和社会救助机制,以实现防治结合的三级预防策略。

关键词:颅脑创伤;事故;交通;跌倒;未参加医疗保险者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护士群体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贾海英,王 珍,李钰灵,何淑嫦

摘要

目的 探讨护士群体自我控制在职业压力影响职业倦怠中的作用,为护士群体职业伤害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压力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对北京市一所三级综合医院200 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压力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呈正相关关系(均 P<0.001)。自我控制总分及其五个维度与职业压力(均 P<0.001)、职业倦怠(均 P<0.01)呈负相关关系。中介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习惯、专注工作、自我控制总分对职业压力与情绪衰竭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控制总分及其五个维度均对职业压力与玩世不恭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护士人群的职业压力越大,其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程度越严重,同时其自我控制越差;此外,自我控制是职业压力危害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护士群体;职业伤害;职业压力;职业倦怠;自我控制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基于上海市医院急诊数据的青年人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道路交通伤害特征及原因分析

任 俊,李粉粉,薛 城,殷小雅,王书梅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医院急诊病例数据的电动自行车道路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9 年 3 月~7 月,在上海市三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对 213 名因道路交通伤害就诊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事故发生的三间分布特征和主要事故发生原因。结果 事故发生时段以07:00—09:00 为主,占25.40%;受伤人群以工厂操作员、办公室职工和网约配送员为主,分别占29.58%,15.02%和11.27%;分别有45.07%和27.70%的事故发生在非机动车道和路口;路窄拥挤是最常见的道路不良环境;不戴头盔和使用手机是常见的危险行为,分别占 74.18%和 43.3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手机”“转弯”和“突然改变行驶模式”是最常被提及的关键词。结论 电动自行车相关道路交通伤害在人群分布、事故原因方面存在其显著特征,各部门和组织应合作完善道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规范配送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针对电动自行车的法律法规,减少闯红灯、醉酒骑车或不戴头盔等危险行为发生;针对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养道路使用者的良好出行习惯、促进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规范驾驶,均有助于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电动自行车;流行特征;定性分析;急诊数据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2011—2019 年上海市长宁区高温中暑病例特征分析

张晟杰,钱 蕾,唐传喜,吴金贵,夏庆华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2019 年上海市长宁区高温中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高温中暑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1—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上海市长宁区高温中暑病例,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由于中暑病例数小于40例,单因素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共收集37例高温中暑病例,年龄中位56 岁;其中,男性28例(75.68%),年龄中位数48岁,男性中暑患者发生中暑的地点以室外工作场所为主,有21例(75.00%);女性9例(24.32%),年龄中位数78岁,女性中暑患者发生中暑的地点以家中为主,有6例(66.67%)。轻症中暑16 例(43.25%),年龄中位数57岁;重症中暑21例(56.75%),年龄中位数52 岁。中暑病例时间分布主要在7月、8月,分别占83.78%、16.22%。中暑病例数与高温热浪天数存在相关性(r=0.004,P<0.01)。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高温中暑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病例;室外劳动者及退休老人为中暑的高危人群;7、8月为中暑的高发时间。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中暑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关键词:高温;中暑;热浪;流行病学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遵义市大学生非故意伤害预防的认知情况及其发生危险因素的调查

周晓炜,林茗怡,黄 静,帅樊圣,黎霞红,石修权

摘要

目的 阐明遵义市大学生非故意伤害的特征、了解非故意伤害的认知情况及相关知识来源,分析不同特征大学生非故意伤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18 年 10—12 月在遵义市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三所高校共908 名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其近一年非故意伤害发生情况以及对伤害预防的认知情况等,运用单、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遵义市大学生近一年的非故意伤害发生率为19.49%,男生高于女生 (24.11% vs 17.41%,P<0.05)。愿意主动学习伤害预防知识的学生年伤害发生率低于不愿学习者 (15.62% vs 24.10%,P<0.05)。在对非故意伤害的认知中,认为“倒热水被烫伤”、“削笔被划伤”以及“家务劳动时受伤”是最常见的发生非故意伤害情形的学生比例分别是 78.19%,

69.60%,66.52%。在学生认知来源中网络占比最大(84.2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表明:男性、不愿意主动学习、经常乱穿马路是非故意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大于6小时是保护因素。结论 大学生非故意伤害发生率性别差异明显,充足的睡眠可降低伤害发生率。纠正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男生相关危险行为,提高其伤害预防意识是降低大学生非故意伤害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非故意伤害;大学生;认知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COVID-19 患者发生伤害相关不良事件的案例分析

林 洁,李丽萍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讨COVID-19 患者发生的伤害事件,以期从医院管理角度出发,总结重大疫情期间定点医院的管理短板,为预防 COVID-19 患者发生伤害相关不良事件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对2020 年1—4 月期间发生的4 例COVID-19 患者伤害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例伤害相关事件均为未造成严重后果事件,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为疫情早期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关注度不足、管理者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不足、后勤支持保障力度不足、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和心理疏导等。结论 定点医院在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应强化员工培训,落实查对制度和操作流程;关注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健康;提高后勤支持保障力度;加强医患沟通和患者心理干预。

关键词:COVID-19;伤害;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综述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董一丹,何丽华

摘要

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保障了工伤职工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职业康复的权力,还有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指出现有工伤保险存在的参保情况不理想、基金大量结余、工伤预防和康复发展落后等问题,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工伤保险制度;历史沿革;康复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职业压力与职业伤害模型研究进展

张晓玥,李钰灵,何树勇,何淑嫦

摘要

职业压力是影响职业伤害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多种职业压力的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职业压力的成因和影响因素。而压力-伤害模型则系统地描述了个性特质、过往压力史和应对资源等前因变量对伤害的影响,并认为压力反应是其内在影响机制。本文聚焦四种职业压力模型和压力-伤害模型,综述这几种模型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提出职业压力-职业伤害模型并进行研究展望。

关键词:职业压力;职业伤害;职业压力模型;压力-伤害模型;职业压力-职业伤害模型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摘译

全球溺水负担:GBD 2017 全球疾病负担死亡率的估计研究(摘译)

黄锦裕,佘宇航摘译,李丽萍审校

长按二维码可查看PDF原文 ↑↑

排版编辑 彭义祥

终审 李丽萍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梁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