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痛风

发布时间:2021-08-2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1

汕头大学-澄海隆都站

13636

云约健康宣讲

痛风知识科普


痛风

V1痛风健康科普

痛风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948
年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痛风仅为 2 例,到 1958 年,有记载的痛风也仅为 25 例。如今,根据《2016 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估计,我国痛风患病人数在 1400 万~4200 万之间,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之中。

此外,国家风湿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 48.28 岁,正呈现年轻化趋势。如今,痛风更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 2 大代谢类疾病。

为什么痛风这种疾病能让几千万中国人都饱受折磨?

5728

. 痛风的概念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种疾病,典型表现为关节肿痛、畸形及痛风石形成等不适,最常累及足部拇指关节,古时称之为“帝王病”或“富贵病”。


. 痛风的临床症状

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是,一个或多个关节突然出现剧烈疼痛,通常是在夜间。夜间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当患者躺下时,其关节内白天积聚的液体开始离开关节,速度超过尿酸,使得尿酸更加浓缩,从而更容易结晶。疼痛逐渐加剧,尤其是在活动或触到关节时,疼痛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关节发炎,肿胀并且皮温升高,关节表面皮肤红紫、紧绷、发亮等。

73DB


. 痛风的危险因素

①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约为201,但女性停经后痛风发病率增加。

②年龄:60%以上痛风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但近年来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

③肥胖:肥胖患者痛风发病率高,研究显示,痛风病人60~70%是肥胖型。肥胖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

④遗传:痛风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研究显示,16.8%的痛风患者存在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痛风者,子女发生痛风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0倍。

⑤饮食:高嘌呤饮食如海鲜、肉汤等,暴饮暴食,饮酒过量。

其他:体质、肾功能不全、水分摄入不足、寒冷、剧烈运动、感染、创伤等


. 痛风的预防

十二字原则:管住嘴、减体重、多饮水、勤运动

①管住嘴:三餐定时定量、低嘌呤饮食、采取低能量、低脂、低蛋白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过度;禁用强烈香料及调味品,减少钠盐的摄入

②减体重:对体重肥胖或超重患者,应减轻体重

③多饮水:每日尿量大于2000ml,可促使尿酸排出增多

④勤运动

⑤饮食方面:日常饮食需注意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47B3

在保证膳食均衡的情况,应适当控制肉类食品的摄入,适量增加蔬菜等的摄入,以降低痛风发生的概率。


温馨提醒:各位读者或观众可扫码进入”医健倾心“线上咨询群了解更多资讯。

19B40

参考资料:

1.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2.默沙东诊疗手册——痛风

3.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版)

文字| 汕头大学“医健倾心”大学生健康服务队

排版| 汕头大学“医健倾心”大学生健康服务队

图片| 网络/汕头大学“医健倾心”大学生健康服务队

审核| 李丽萍 胡振添


汕头大学“医健倾心”大学生健康服务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梁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