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金兽”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心
逮到什么都想摸一摸、舔一舔
甚至还要……
塞进自己的嘴里尝一尝味道?
家长也知道“吞金兽”不是故意捣乱
可能是宝宝的发育到口腔敏感期
家长一般是帮“吞金兽”洗干净小手
提供安全的物品
但有时家长可能会疏忽
“吞金兽”误把电池当做糖果
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01
1、孩子会突发梗噎、呛咳或呼吸困难、紫绀;
2、上气道完全阻塞时,孩子无法呼吸,会出现烦躁,挣扎着呼吸,还可能出现无声作呕或咳嗽,以试图清除气道异物;
3、若阻塞未解除,病情将迅速恶化,出现意识丧失。
1、异物进入胃,初期症状较少;
2、若异物停留在食管狭窄处,孩子吞咽不下,可能会呕吐、流口水,以及咽喉、脖子、胸部或腹部疼痛;也可能会咳嗽、呼吸困难、拒食、哭闹或烦躁、痰中带血;
3、若孩子出现发热、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肺炎,说明异物出现穿孔或病情进一步进展。
02
1、窒息:孩子的气管道小,在吞咽电池时,极易因纽扣电池过大引发气管被堵住,从而造成窒息;
2、压迫:纽扣电池对食管局部组织的压迫引起坏死可导致气管食管瘘;
3、腐蚀:电池中腐蚀性物质漏出,及电池的放电,和腐蚀性损伤,均可引起食管损伤及气管食管瘘。
纽扣电池具有重金属、强腐蚀性、强碱性、带电等特点
一旦误食,对人体的损伤极大
1、纽扣电池容易在潮湿环境内短路,放电产热,使黏膜、软骨严重烫伤;
2、电池表面的化学物质氧化锌和银能与食管粘膜的蛋白发生化学反应;
3、电池液可严重腐蚀食管粘膜,使粘膜逐渐液化坏死;
4、异物对黏膜局部机械性压迫造成粘膜坏死;
5、吞服纽扣电池引起的并发症以食管狭窄、穿孔、食管气管瘘、双侧声带麻痹等为主。
03
1、不要盲目吃东西或者喝水;
2、如果孩子误食电池,不要催吐;
3、用最快的速度找出电池包装或者携带同型号电池送医,这个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
4、确认小孩有没有同时误吞其他异物,比如磁铁等;
5、美国国家毒物控制中心推荐在前往急诊室的途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服用蜂蜜。
(1)怀疑误吞的是纽扣锂电池;
(2)年龄≥12个月(因为蜂蜜不适合12个月以下孩子服用);
(3)在12小时内误吞了电池;
(4)孩子能吞咽;
(5)能在短时间内立即找到蜂蜜,即不要因为找蜂蜜而耽误孩子治疗。
04
1、每10分钟口服10毫升(2茶匙)的蜂蜜,最多可服用6次;
2、建议食用正规上市的蜂蜜,而非非无生产或手工制作的蜂蜜(以避免无意中使用大量由潜在的有毒花卉生产的蜂蜜);
3、食用蜂蜜后仍需前往急诊室,蜂蜜可以减缓电池损伤的发展,但不能阻止其对身体的损害发生。
1、给予蜂蜜是为了包裹电池,防止电池局部产生氢氧化物,从而延缓对邻近组织的碱性烧伤。
2、2018年的一项研究(Anfang等人)评估了各种液体在尸体猪食道中的体外保护作用,以及与盐水灌溉放置在活仔猪食道中的电池相比,蜂蜜和蔗糖酸盐的体内保护作用。蜂蜜和蔗糠酸盐都有效地防止了预期的电池引起的pH值上升,并减少了由此产生的食道损伤的深度。
05
1、不可大意
孩子好奇心强,误吞纽扣电池的事件时常发生。现电子设备非常丰富,有一部分正在使用纽扣电池,家长一定不要大意。
2、把电子设备保管好。
家里的电子设备一定放到妥善的地方,不要让孩子独自玩耍。检查孩子的电子设备玩具,上紧电池后盖的螺丝,避免孩子抠开、取出电池。
3、不要心存侥幸
有的家长会心存侥幸,认为孩子吞下东西自己会排出。但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都不要大意,谁知道电池会到哪个部位呢?万一孩子自己不排出,最终也要去医院治疗。
总结
1、如发生儿童误服电池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取出。最好找到同型号电池或其包装;
2、≥1岁的孩子怀疑其误吞电池,可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吃点蜂蜜;
3、无论电池是否已取出,就医回家后都要密切观察;
4、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应避免存放使用纽扣电池的玩具和生活用品,减少孩子与纽扣电池接触。
宝宝安全无小事
编辑排版:鼓仔面
初审:彭义祥
终审:李丽萍
转自伤害医学公众号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