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易“闯祸”

发布时间:2021-12-1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疲劳驾驶易“闯祸”

疲劳驾驶指的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2020-2024年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次数达到200114次,死亡人数达到52388人,其中有超过40%的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疲劳驾驶所引起的。美国汽车协会指出21%的致死车祸源于疲劳驾驶。全球20%的交通事故与疲劳驾驶有关

疲劳驾驶,要不得

一年四季都有在困觉,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犯困,不要逞强

E6EC

致使驾驶员疲劳的原因很多,主要从三方面:
(1)
身心状态:从属性特征、工作休息、生理节律、酒精、药物等造成驾驶员疲劳状态。20187月山西运城驾驶人文某连续驾驶11小时未休息,因极度疲劳驾驶,在前方无障碍物情况下将停在210国道路边的两辆小型汽车刮碰到,致使两辆小型汽车不同程度受损。
(2)
驾驶工作需求:驾驶时间、行驶速度、道路线型、路面条件、道路设施、路测观景、交通流量、气候亮度等原因。202011月惠州市武深高速公路发生一宗小型普通客车追尾碰撞重型半挂牵引车/重型仓栅式半挂车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涉事客车(后车)驾驶员未充分注意路面动态,未确保安全驾驶且超载上路(荷载7人,实载8);涉事货车(前车)驾驶员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以低于规定最低车速行驶。
(3)
车内环境:空气、温度、座椅、声音、震动等因素。

D6C6

(图源:谢晓莉. 驾驶疲劳生成机理研究[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无论白天黑夜,疲劳驾驶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午夜至次日六点及傍晚这两个时间段,极易犯困。仅一名驾驶员长时间驾驶(超过4小时),不休息或短时间休息(<20min/次)也容易疲劳驾驶。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动作呆板、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等现象。当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时,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员状态从清醒到瞌睡划分为五个阶段:

B00

对驾驶员而言,处于不同疲劳阶段最明显的表现为:

1.轻微疲劳时,换档不及时、不准确。

2.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迟钝,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3.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睡眠现象,丧失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毫无疑问

在道路交通中,驾驶员这种状态极其危险!

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188C53

(来源:公安部交通安全)

14BCE2

(来源:湖南高速警察)

诸如此类的事故接连不断,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沉重的打击。是给世人警醒,却也是世人稍不留神就犯的错误。当你在行车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疲劳驾驶预警信号

•经常打哈欠
•嗜睡
•眼睛酸痛或疲劳
•无聊
•感到烦躁不安
•反应迟钝
•注意力下降
•没有检查后视镜(例如,侧视和后视镜)
•偏离你的车道
•速度飘忽不定
•不稳定的制动
•错过出口或转弯
•幻觉
•打瞌睡

如果以上现象,您正处于:疲劳状态!

请勿疲劳驾驶

(来源: New Brunswick Ministry of Public Safety

最后,小编在这也给广大驾驶员提供安全出行小意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出行小贴士

1、开车前保持充足睡眠,多呼吸新鲜空气,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长途驾驶应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轮流驾驶,防止疲劳驾驶。

2、白天连续驾驶不得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得超过2小时;24小时内累计不超过8个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延长2小时;30日内延长的驾驶时间累计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长途客车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

3、受人体睡眠与觉醒节律影响,应尽量减少夜间行驶时间。

4、行车过程中如果感到疲倦,中途可以进行短暂性休息、轮换驾驶员、下车活动等,或者通过听音乐、广播等缓解疲劳。


排版I吴凤

初审I达清琛

终审I李丽萍

转自伤害医学公众号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梁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