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 |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失范治理与典型案例专场讲座

发布时间:2023-11-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公共卫生学院组织开展

师德建设专题讲座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失范治理与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六大行动”, 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高尚师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和使命,11月2日,公共卫生学院邀请汕头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徐萍副教授,为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带来《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失范治理与典型案例》专场讲座。李丽萍院长、汪文新副院长及全体专任教师、辅导员、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参加讲座。

01

徐萍副处长首先带领全体教师回顾建党百年来高校师德政策的发展历程,从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到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再到2013年以来的完善阶段。随着时代发展,师德政策在不断演进和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师德政策不仅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关注教师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

02

其次,徐萍副处长讲述了建党百年来高校师德政策演进逻辑,2011年出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第一个全面对高等教育师德规范的政策文件,提出了六条基本师德规定。此后,又逐步完善,陆续出台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及针对高校辅导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思政课教师及高层次人才等不同群体的具体办法。

03

最后,徐萍副处长结合汕头大学具体实际,讲述了新时代高校师德失范治理与汕头大学师德失范治理实践,介绍《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汕头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师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在场全体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责任,为学院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李丽萍院长在总结时指出,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次专题讲座,有助于帮助学院教师更好地理解师德师风的内涵和要求,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责任意识。学院将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全过程。

推进新时代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加速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师德师风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公共卫生学院将持续推进新时代师德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许佳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