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本科赛区预防医学赛道复赛成绩揭晓。公共卫生学院选派的两支学生团队凭借扎实的科研素养和出色的创新能力,荣获预防医学赛道复赛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出色的创新实践能力与人才培养的扎实成效。
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前身为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是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兼具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该赛事自2023年起被正式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已成为检验医学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
在此次比赛中,由黄丽华教授、李俨书副教授共同指导,2022级预防医学专业杨晨雨、韩嘉仪、林佳、陈曾婷、何炜楠五位同学完成的作品《多组学角度分析阿特拉津对多巴胺能系统神经毒性影响的潜在机制》荣获预防医学赛道复赛三等奖。该研究从多组学整合分析出发,深入探讨环境污染物对神经系统的潜在毒性机制,体现了学生在环境健康与系统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科研探索能力。由李丙云副教授指导,2024级张斯杰、邓凯鹏和2023级龙炜万、宗冠衡、陈悦籽五位同学完成的作品《氟通过mTOR-自噬轴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机制研究》获得优秀奖。该课题聚焦氟暴露对血管功能的影响,从细胞自噬调控角度阐释其分子机制,为地方性疾病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是面向医学类本科生的重要学科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我院两支队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既是对同学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神的肯定,也充分反映了我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扎实成效。
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为学生搭建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平台,不断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与创造力,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扎实专业基础与卓越创新能力的公共卫生人才。
